10月11日—17日,由中國文聯和福建省政府聯合主辦的第12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在福建省成功舉辦。開幕式上,來自印度、哈薩克斯坦、韓國等12個國家的藝術家與福建、青海、新疆以及港澳臺地區的多個藝術團體齊聚安溪,帶來了精彩絕倫的文藝盛宴。這是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首次在縣一級城市舉辦,讓茶鄉安溪再次傳揚世界。
近年來,安溪立足實際,因勢而為,應時而動,深入實施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全力推進茶業、藤鐵兩大民生產業升級,發力建設九大現代專業園區,催生出光電、空天、影視等一批特色的新興產業,并推動文旅融合大發展,打響“三鐵(鐵觀音、藤鐵工藝、青陽冶鐵)三世遺”文旅品牌,澎湃著發展新動能。
據初步統計,今年1至9月,安溪縣GDP增長3.5%,增幅較上半年提高5.8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8%,增幅較上半年提高2.3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外國藝術家體驗搖青、殺青、揉捻、包揉等鐵觀音制茶工藝。 安軒 攝
強產業澎湃發展新動能
眼下,在茶鄉安溪,處處涌動創新創業的熱潮,澎湃著發展新動能。光電、云計算、大數據、高端裝備制造、電商等新興產業迅速崛起,發展動能強勁。而傳統優勢產業茶業、藤鐵工藝等轉型有道,正迸發新活力……
近日,在位于數字福建(安溪)產業園的中國電影資料館安溪數字資源中心,只見墻上的電子顯示屏播放的老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經過修復,畫面如初,質感清晰。
近年來,安溪縣堅持“像做茶業一樣培育發展數字經濟”,依托數字福建(安溪)產業園,引進中科星橋、中國電影資料館、中關村信息谷、中科曙光等一批數字經濟頭部企業,突出規劃引領、項目支撐、要素保障,加快推動產業延鏈補鏈、集聚壯大,目前已初步形成數據中心、超算中心、創新中心及空天大數據、影視大數據、電子商務鏈條“三中心、三鏈條”的產業發展格局。
安溪縣與中科星橋共同合作實施了安溪鐵觀音衛星星座項目,其中,“安溪鐵觀音一號”“安溪鐵觀音二號”衛星于去年成功發射升空。這兩顆以“安溪鐵觀音”命名的衛星在護航安溪茶產業的同時,也見證著安溪持續奮進拼搏,駛向更廣闊星辰大海的故事。
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安溪空天產業的崛起。全球商業遙感衛星接收網福建站已完成跟星聯調測試,空天產業鏈成功引進國電高科建設商業航天低軌衛星物聯網安溪產業基地,規劃建設航天科普研學館,正對接引進中國航天員中心予以專業指導。未來還將發射多顆衛星進行全球組網,開展“衛星+”數字鄉村、國土監測等應用業務。
除了搶占電影修復、空天大數據等新興產業外,安溪縣還大力發展光電、芯片、高端裝備等高新產業。
在位于湖頭鎮的泉州芯谷安溪分園區,只見一個笨重的晶錠經過500多道復雜的工藝后,蛻變成一片光彩可見的薄薄晶圓……
如今,在產業園區,光電行業高端項目加快落地,同時集聚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目前,已入駐光電產業園區企業達11家,形成配套較齊全、產業鏈較完整的LED產業集群,為安溪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動能。2022年實現產值137.7億元,納稅1.065億元。
不僅如此,電商版圖的“安溪力量”也異軍突起,為縣域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電商力量”,安溪在全國電商版圖中脫穎而出,位列2021年全國農產品數字化百強縣第一位、“2022年度縣市電商競爭力百佳樣本”第17位,獲評全國農業(茶葉)全產業鏈典型縣、全國農村物流服務品牌縣、全國縣域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先進縣、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等。
新興產業活力無限,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近年來,安溪深入貫徹落實“三茶”統籌,持續提升茶產業綜合價值,全縣涉茶行業總產值320億元;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1432.44億元,連續8年位居中國品牌價值茶葉類第一;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安溪鐵觀音制作技藝參與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名副其實的“雙世遺”。今年,安溪還舉辦首屆中國(安溪)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創排國內首部以茶文化為主題的大型系列舞臺劇《鐵觀音》,形成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強大聲勢。
作為縣域第二大民生產業,藤鐵工藝產業同樣發展態勢強勁。今年6月,“鳳鳴于溪——安溪歷史文化展”作為中國國家博物館首個縣級地域歷史文化綜合展順利展出,通過95件藤鐵工藝精品、36張歷史照片,全方位展示安溪藤鐵工藝產業,在香港和澳門同期舉辦的藤鐵工藝精品展,也為海內外觀眾展現“世界藤鐵工藝之都”的獨特魅力。目前,安溪已有藤鐵工藝企業2500多家,從業人員超15萬人,產品出口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2年全行業總產值突破265億元。
興城市提質擴容“加速度”
山城安溪,不環灣,也不沿海,但是它憑著一股拼勁,創造出了屬于自己的特色區位優勢,通江達海正在有力鏈接:興泉鐵路橫跨東西,四條高速穿山達海,五條干線全域覆蓋……截至2022年底,全縣公路總里程5457.29公里,公路總里程約占全市四分之一、全省十六分之一,位居福建省縣(市、區)第一。
近年來,安溪縣加快城市建設的步伐,穩扎穩打,步步推進。三安大橋、同德大橋建成,巖嶺隧道、石獅巖隧道、參嶺隧道貫通,城市暢通了,百姓出行更加便捷了。安溪影劇院、寶龍、萬達等城市地標和現代商圈拔地而起,20層以上高樓增至305棟,城區面積拓展至40平方公里,城市配套水平優化了,居民的生活質量有了顯著提升。
為紓解安溪城區二環路超負荷交通壓力,盤活沿線土地資源,安溪縣率先在全省縣級城市中啟動綜合立體大交通“大三環”項目建設。按照規劃方案,規劃建設項目總里程107.429公里,計劃總投資105.93億元,建成后將推動中心城區面積由40平方公里擴大到65平方公里,可盤活沿線土地資源總量超過1.6萬畝,相當于再造一個安溪縣城,同時實現周邊10個鄉鎮一刻鐘內融入中心城區,帶動沿線區域產業布局優化和轉型升級,為安溪今后10年乃至20年的發展騰挪空間。
截至目前,東三環已建成通車;南三環鐵觀音隧道雙向推進施工;高速安溪出口路網I標段工程元旦前可全線通車;配套項目炭坑溪治澇工程引水隧洞投入運行;高速安溪出口路網II標段和南三環IV標段年底前招標建設。
為了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安溪的相關部門單位、相關鄉鎮把干部派到大三環項目一線,當好攻堅主力,奮蹄疾馳,磨煉其服務大局、協同作戰、扛旗當先的擔當精神,全力保障縣委、縣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的落地落細,對標從早從實、能快則快要求,創新實干,打造了“大三環速度”。
“打通‘大動脈’,撐大城市骨架,將會帶動沿線區域產業布局、轉型升級、集聚發展,讓老百姓邁上幸福生活的‘快車道’。”安溪縣主要領導表示。
此外,安溪縣還主動融入廈漳泉一體化和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加快南翼新城環西路規劃建設,積極爭取昌廈高鐵落地設站等。
惠民生百姓幸??吹靡?/p>
上學更方便了,家門口就能看病,村居環境更加美麗了……這些年,安溪縣不斷補齊民生短板,加大投入,多措并舉,改善民生,在教育、醫療、養老、托幼、住房等領域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讓老百姓獲得越來越多的實惠,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安溪堅持“對教育再怎么重視都不為過”理念,著力打基礎、補短板、提質量,大手筆推進城區擴容,大體量實施鄉村改薄,大力度改善教育裝備,新改擴建學校50多所,增加學位6萬多個,城區就學難問題有效緩解,鄉村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全縣198所學校躋身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13所完中校晉級達標高中,安溪一中入選省級示范性高中,縣教師進修學校通過省級標準化評估,華僑職校成為國家級重點職校、國家中職示范校;高等教育進一步擴容,福建農林大學安溪校區、安溪茶學院(數字經濟學院)揭牌;入選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勞動教育經驗做法得到全國推廣;躋身全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
如何讓百姓看病不再難?安溪深化縣域綜合醫改,縣醫院、中醫院兩個總院帶動縣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全覆蓋;率先在全國首創“共享藥房”,由縣中醫院聯合3家縣級醫院和24家鄉鎮衛生院以及民營醫院,組建中醫聯盟,形成以“縣中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所為網底”的中醫藥服務網絡,通過“聯盟+共享”的新模式,建設“共享藥房”,盤活全縣中醫藥服務資源,有效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共享藥房”成為全國醫改工作先進典型;在全縣公立醫院實施“先診療、后付費”模式,該項政策推行以來,共有250萬人次患者享受該服務,免交押金8億多元。
鄉村振興全面推進。全力打造鄉村振興升級版,“一葉五金五銀”特色產業穩步發展,培育“三品一標”產品48個,獲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加快2個省級鄉村振興特色鄉鎮、62個試點村和9條示范線建設,持續打造城廂、湖頭、祥華、虎邱、尚卿、龍門、藍田等八個鄉村振興整鎮推進示范鄉鎮,拓展裸房整治面,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從城市到農村,安溪縣不斷解鎖著鄉村振興的“幸福密碼”。
清新安溪,山美茶香。安溪縣主要領導表示,安溪將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加大力度發展茶鄉縣域經濟,努力開創“四個安溪”建設新局面,加快建設具有茶鄉特色的現代化中等城市。
?。◤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