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德化縣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全面部署落實、有力有序推進,計劃在縣城規劃建設2個農村養老保障性住房項目,在南埕鎮許厝村、國寶鄉南斗村構建“鄉村養老、城鄉互助養老”新興養老服務模式,打造“黨建+互助養老”,破解邊遠山村養老問題,建設“共同富裕”邊遠山村養老新樣板。
互助養老模式 深耕“幸福元素”
10月17日上午,記者來到德化縣南埕鎮許厝村。在村部正大門上方的“幸福車間”格外醒目。“我們許厝村幸福灣養老服務中心得到了縣政府、鎮政府的關心,村兩委的大力支持,辦得相當好。以往在家比較孤獨,現在好了,老人在一起聊聊天,干干手工活,比較不會癡呆,大家歡歡喜喜地,找到了心靈的歸屬感。”81歲的老人周成坤說。
許厝村位于南埕鎮西北部,距縣城35公里,總人口286戶1005人,長期在村里的留守老人有171人。早在1999年6月,該村便成立了“老年互助組”,采取結對幫扶的形式,對每一位需要幫助的老人進行幫扶。同時,該村聘用2名公益養老服務協理員,協助老人管理菜園,為失能老人、高齡老人提供上門照料、護理服務等。“后來,老年互助組提升為居家養老服務站,村里在此基礎上,成立‘愛心廚房’,并開展義診、義剪等服務,受到老人歡迎。然而,僅靠我們村財和鎮村干部、熱心村民捐款,難以長期維系‘愛心廚房’的費用。”許厝村黨支部書記周志镠告訴記者。
為此,南埕鎮黨委政府和許厝村干部創新性采用三種“造血”模式。首先,在村部后面開墾2.5畝“幸福田園”,由村里統一管理,制定幸福田園種植工作計劃,為每名自愿種菜老人配發生產工具并記錄工時,發放補貼。老人們收成的瓜果蔬菜,除滿足“愛心廚房”需求外,多余的由鎮政府兜底收購。
與此同時,利用村里的閑置房屋,建設家門口的“幸福車間”,發動黨員和鎮里的“鄉賢能人”,聯系鄉賢企業和社會愛心企業與村里結對,尋找適合老年人的手工活,讓具有勞動力的老年人一起邊聊天一邊干活;在車間門口的空地建設文化微廣場,開展老年人體育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此外,村里還利用小水庫及周邊閑置土地,爭取上級水利、林業、電力部門政策資金支持50萬元,規劃建設占地面積15畝的“幸福農莊”,融合發展“魚塘+中草藥+經濟果林”產業,后期免費交予村老年協會經營管理,年可增收約10萬元用于養老公益事業。
據介紹,許厝村幸福灣養老服務中心先后獲評德化縣三星幸福農村院、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下一步,我們將整合現有資源,與村里的黑雞養殖合作社合作,采取老人自愿為合作社飼養黑雞、合作社向老人提供技術并免費發放雞苗的形式,通過合作社統一銷售的模式,提高收入。”周志镠說。
推進項目建設 長者“老有所居”
在德化縣國寶鄉南斗村老人活動中心建設現場,記者看到一層的主體建筑已完成,工人們正在有序地捆綁鋼筋,抓工期,趕進度。該老年活動中心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計劃配套50張床位,預計2024年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南斗村位于國寶鄉中部略偏東北,有17個村民小組,共有483戶2144人,其中60周歲以上留守老人272人。該村養老互助中心現有養老互助中心樓一棟,床位50張;依托南斗片區“黨建+”鄰里中心建立居家養老服務站,由村書記擔任專項負責人,人員及工作安排由村委會統一組織、管理。同時,面向全村招募50-65歲左右低齡健康長者,組建“銀齡互助,鄰里守望”志愿服務隊,以“養老社工+助老員+低齡長者”的方式,為村內80歲以上高齡、空巢、獨居以及殘疾老人,提供愛心陪聊、健康監測、便民代購等服務。
“我們推出了‘鄰里愛心車’,除了方便老人在城村之間的往返,寄一些瓜果蔬菜也非常方便。”南斗村黨支部書記林德頌說。此外,還聯合上洋、南斗、祥云、內坂四個村的17名民兵,組成“民兵營互助”模式,不斷深化鄰里優質辦、鄰里幫幫團、鄰里愛心餐等“六鄰里”特色服務;與泉州工藝美院、蘭花草志愿服務中心等31家單位共建,常態化開展巡回醫療、理發、電工、代購等志愿服務,推動城市資源反哺農村;引入智慧“愛心眼”監控探頭,實時關注留守老人動態,給每名老人配置一鍵呼叫器,形成“民呼我應”養老新機制。
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落實省委巡視整改工作要求,系統破解德化縣邊遠農村養老難題,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水平,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德化縣組織赴上海、浙江諸暨市、浙江龍泉市及寧德福鼎市考察農村養老、宅基地改革等鄉村振興方面先進經驗做法;多次召開專題調度會,就破解邊遠農村養老難題開展專題研究,并多次到擬選址建設地塊調研、察看,按時序推進項目進度。
德化縣農業局制定第一期建設實施方案,通過問卷調查表開展邊遠農村集中養老調查摸底,其中525人希望在城區周邊購房集中居住,294人希望在城區周邊租廉租房集中居住。項目計劃2023年底前完成建設地塊地質勘察及小區總體規劃、戶型設計、“三通一平”、確定建設規模;2024年2月開始動工,2025年7月31日前完成門窗安裝、內外裝飾、小區配套工程建設;2025年10月30日前完成邊遠農村老人搬遷入住。
據悉,德化縣農村養老保障性住房項目劃分為鳳洋村和丁溪村兩個地塊,建設規劃總用地面積約41.9畝,其中鳳洋村建設點擬建6棟地下一至二層、地上7至16層住宅,總建筑面積約5.5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初步建設方案初稿,正在征求意見階段。丁溪村建設點尚在土地報批階段,已進行初步規劃和項目測算。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德化縣養老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民生福祉,為有養老需求的老人提供更高質量、更加優質的養老服務。(鄭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