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9日是第18個“世界卒中日”,今年主題為:“卒中識別早,救治效果好!”
腦卒中俗稱“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引起出血(腦出血)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引起缺血(腦梗死),造成腦組織損傷,導致殘疾甚至生命危險。
由于腦卒中發病急、病情進展迅速,可導致肢體癱瘓、語言障礙、吞咽困難、認知障礙、精神抑郁等,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負擔。所以,及時發現腦卒中的早期癥狀極其重要,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效果也就越好。
患者在發病后要立即撥打120,并通過“卒中地圖”小程序功能找到距離最近的有卒中急救能力的卒中中心醫院,可以立刻進入卒中急救綠色通道,及時得到溶栓、取栓等急救,減少卒中致死致殘的發生。
日常生活中,應如何預防腦卒中的發生或復發?
日常生活行為要注意:清淡飲食;適度增強體育鍛煉;克服不良習慣,如戒煙限酒、避免久坐等;防止過度勞累;注意氣候變化;保持情緒平穩;定期進行健康體檢,發現問題早防早治。
對于有相關疾病的幾類患者,則應注意以下幾點:高血壓患者,應注意控制血壓,堅持服用降壓藥物;高脂血癥患者,應注意控制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堅持服用降血脂藥物;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應積極控制血糖;房顫或有其他心臟疾病者,應控制心臟病相關危險因素。
腦卒中的預防要以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四大基石”為主要內容。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進行腦卒中危險因素篩查,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有效防治腦卒中。
?。ㄓ浾?謝艷 通訊員 邱麗虹)